摘要: 演新法师 演新法师公元1965年出生于河南泌阳,汉族,佛学本科毕业。简介演新法师 法师内名:演新字:方愿外字:净源别号:太白道人、云台山人、布衣沙门斋号:无相禅房、墨缘斋、弄墨草堂、玩石寮、如梦居 生平演新法师演新法师为临济正宗四十六世,昭觉十五代法空传人。17岁皈依佛门,30岁在九华山礼上妙下智老和尚剃度出家,1993年九江东林寺甘露戒坛受具足戒。多次在人民大会堂被国家领导接见,并被授予“共和国杰出人物”、“百名优秀法师”、“公益楷模”等荣誉称号。现任建宁县佛教会长,报国寺、白云寺住持。演新[阅读全文:]
摘要: 怀泉法师像怀泉法师,俗名张泉明,1965年1月出生于湖南省桃源县,怀泉法师自幼受佛教影响,23岁大学毕业后即投身佛门,在南岳南台寺礼宝昙法师披剃。1994年入中国佛学院深造。现为南岳佛协常务副会长、衡阳市佛协副会长、湖南省佛协副秘书长。2003年12月,经两序大众恳请和湖南省宗教事务局批准,怀泉法师正式出任上封寺住持,成为湖南省最年轻的方丈。生平幼年喜随母焚香礼佛。7岁那年,乡人宰牛,他跟着大家一起围观,当亲眼目睹牛垂死之哀状,竟黯然神伤地中途离开。1981年高中毕业后,他跟着乡里的泥木匠班子辗[阅读全文:]
摘要: 惟正法师像释惟正法师,俗名梁瑞芬,1927 年生,湖南耒阳市人,汉族,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湖南省政协委员,湖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衡阳市佛教协会会长,南岳佛教协会会长,南岳区政协副主席,祝圣寺住持。 生平1942 年在耒阳城南寿佛寺出家,礼智度法师为师,1947 年在耒阳天中寺受具足戒;解放前夕曾为湘南游击队做过联络工作。1958 年调南岳佛协任秘书,1959 年去中国佛学院学习,毕业后回南岳工作,1962 年当选为南岳佛教协会副会长;1963 年被选为南岳县第一届人大代表、县人大委员会委员;1[阅读全文:]
摘要: 阿迦汗二世(真名为:阿里-沙阿,1831年~1885年)伊斯兰教什叶派伊斯玛仪派的领袖,哈桑·阿里-沙阿(阿迦汗一世)之子。相关介绍阿迦汗二世生于印度信德省的一个来自伊朗的家庭,其父阿迦汗一世为亚非各地伊斯玛仪派公认的首领。他在父亲去世后成为伊斯玛仪派的首领,并担任这一职务直至去世。他与英国殖民当局保持密切关系。 阿迦汗二世是一个大土地所有者,其财产很多系来自信徒的馈赠。[阅读全文:]
摘要: 概述就是能给予我们精神鼓舞的人。 能领导我们的精神向某个方向发展的人。相关‘主流 素养[阅读全文:]
摘要: 概述 查拉图斯特拉(约公元前628—前583年)是古代波斯国国教拜火教之祖琐罗亚斯德的别名。 伊朗先知琐罗亚斯德是拜火教的创始人,该宗教已存在两千五百多年,至今仍有信徒。琐罗亚斯德也是拜火教徒的圣典《火教经》的最早分册《伽泰》的作者。 我们对琐罗亚斯德(古伊朗语为Zarathushtra)的生平情况了知甚少。他大概于公元前628年出生在今日伊朗北方,我们对他的早年生活一无所知。成年时他宣讲自己所提出的新教,起初遭到反对;然而到了四十岁左右他取得了成功,使伊朗东北地区的一个君主维斯塔[阅读全文:]
摘要: 摩尼 正文 摩尼教创始人。生于古波斯首都泰锡封附近玛第奴一贵族家庭。其父帕蒂克曾参加犹太派基督徒派别厄勒克塞派。该派相信轮回,实行浸礼,严格过禁欲主义生活。摩尼从小受到该派很深的影响,后又被开除。摩尼自称在24岁时一再受到天使启示,要在人间传授新的教义,从而创立摩尼教。开始他只在亲属中传教,成就不大。240年,他从家乡来到泰锡封,又从海路到达印度次大陆西北部(今俾路支地区)传教,据说还到过中国西部地区。经过两年的漫游后回到波斯,得波斯新建的萨珊王朝国王沙普尔一世的兄弟卑路斯的引见,参[阅读全文:]
摘要: 阿伊莎 正文 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之妻,艾卜·伯克尔之女。623年与穆罕默德结婚。42岁参与政治,人称"信士之母"。一生传述圣训2210条,多为日常生活和家庭、妇道方面的训诫(见骆驼之战)。 配图 相关连接[阅读全文:]
摘要: 阿拉伯文Khalifah的音译,意为“继承者”、“代理人”。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教国家领袖的称号。公元632年穆罕默德逝世后,阿布·伯克尔被选为继承者,称为Khalifat Rasul Allah,即“安拉的使者的继承者”,简称哈里发。阿布·伯克尔及其继任者欧麦尔、奥斯曼和阿里,史称“四大正统哈里发”。 661年,穆阿维叶任哈里[阅读全文:]
摘要: 彝族是一个多种崇拜的民族,归纳起来有祖灵崇拜、自然崇拜、家神崇拜三大类。在彝族人民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三观,即三界观(天界、地界、地下界)、万物有灵观、万物雌雄观。介于彝族根深蒂固的认识和观念,构成了彝族人民的博大精深的核心文化--毕摩文化。在大凉山腹心地美姑,关于彝族毕摩的作毕仪式及其神话传说,仍在彝族民间广为流传。 毕摩的起源 据彝文文献《勒俄特依》记载,苍天降下灵神果籽落于下界,经过三年九世后,终于长成了杉树巨人,可是一直似人非人,似树非树,不能成人[阅读全文:]
摘要: 苦行僧 是指早期印度一些宗教中以“苦行”为修行手段的僧人。“苦行”一词,梵文原意为“热”,因为印度气候炎热,宗教徒便把受热作为苦行的主要手段。现在一般比喻为实践某种信仰而实行自我节制、自我磨练、拒绝物质和肉体的引诱,忍受恶劣环境压迫的人。 相关条目 [阅读全文:]
摘要: 清代喀尔喀蒙古地区最大的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活佛。17世纪初﹐西藏佛教觉南派(Jonang-pa)僧人多罗那他(Trantha)受请前往喀尔喀部传教近二十年﹐常驻库伦(今蒙古乌兰巴托)﹐深得喀尔喀部统治阶级的信奉和支持﹐被尊为哲布尊丹巴(Rje-btsun-dam-pa)﹐意为圣贤尊者。明崇祯七年(1634)多罗那他圆寂。次年﹐喀尔喀部土谢图汗衮布多尔济生次子札那巴札尔﹐喀尔喀部遂认定是多罗那他转世﹐即哲布尊丹巴一世 (1635~172[阅读全文:]
摘要: 概述 王聪儿(公元1777-1798年)是湖北襄阳(现在的襄樊市人),江湖艺人出生。参加白莲教的起义后,她曾任义军总指挥,也就是八路统帅,是个武艺高强,有勇有谋的女英雄。 详述清朝乾隆年间,官僚地主大量侵占农民的土地。农民无法谋生,只得流落江湖,卖艺糊口。王聪儿幼年丧父,跟着母亲学习杂技,跑马走绳,舞刀使棒,样样都行。母女俩凭着一身技艺走南闯北,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一天,母女俩来到襄阳,在一场事故中得到一位名叫齐林的帮助而加入白莲教。齐林设襄阳白莲教的首领。[阅读全文:]
摘要: 信徒信徒是对一种事物的崇拜和遵从的行为。信徒有宗教上的,有政治理论上的,有对某种理念的。但是信徒的普遍的意思是信仰某一宗教的人的称呼。[阅读全文:]
摘要: 传教与不平等条约(一八四二--一八六○)传教与不平等条约的关系,一直以来皆为华人教会避讳谈论;因为它除了牵涉敏感的政治因素外,亦关联了许多复杂的神学问题如政教关系、对传教历史的评价等,故此很难教人心平气和地讨论。但是,倘若我们稍为跳越基督教的圈子之外,便会发觉这个问题实在是难以逃避,亦难以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的。从历史的角度看,在过去百多年间,中国人连续不断地对基督教作相类似的指控:如基督教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工具、传教士是侵华的先锋等,这个历史现象,当然不能单以国人误解、偏见便可解释过去。从现实[阅读全文:]
摘要: 朱华朱华,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节目主持人。她1999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外语系国际新闻专业,此后一直在中央电视台工作。1999年至今担任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 《希望英语杂志》主持人。她主持的《希望英语杂志》从周一到周六呈现了不同的精彩内容,从寻常百姓家到精彩的大千世界,为爱好英语的朋友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她的主持风格活泼大方,并且从不抢镜头,能在轻松的环境中把观众带入精彩的英语世界。基本资料姓名:朱华 朱华英文名:Helen 生日::4月7日身高:165CM体重:在45[阅读全文:]
摘要: 僧肇像僧肇(384~414),中国东晋僧人。俗姓张。据《高僧传》卷六 ,为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原崇信老庄,读《维摩经》,欣赏不已,遂出家从鸠摩罗什门下。擅长般若学,曾和道融等讲习鸠摩罗什所译三论,人称解空第一;曾在姑臧(今甘肃武威)和长安于鸠摩罗什译场从事译经,评定经论。著有《肇论》等。生平《僧肇评传》中国东晋著名的佛教学者、僧人。俗姓张 ,为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原崇信老、庄,读《维摩经》,欣赏不已,遂于鸠摩罗什门下出家,为罗什的得意门生,被称为“法中龙象”。他擅长般若学,曾和道融等讲习鸠摩[阅读全文:]
摘要: 释圣严释圣严或尊称为圣严法师(1930年1月3日-2009年2月3日)法鼓山的弟子信众尊称为“师父”,俗名张保康,生于江苏省南通县,佛学大师,教育家,佛教弘法大师。十四岁在故居的狼山广教禅寺出家,1949年到台湾,服役十年后,于东初老人座下再度剃度。1969年赴日本东京立正大学深造,在六年后,他完成了文学硕士及博士的学位。1985年创办中华佛学研究所,1989年创办法鼓山。2006年,担任“你可以不必自杀网”代言人,劝告有意自杀的人:“多想两分钟,你可以不必自杀,还有许多的活路可走。”生命历程圣[阅读全文:]
摘要: 女巫在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南2公里处的天台山中有一山谷叫女巫谷,谷中流水潺潺,山岩苍苍,林木茂密,花香鸟语。在女巫谷的中部有一座积石冢,石上长着厚厚的青苔,乡人称之为女巫墓。女巫墓的下方有一斜躺着的岩石,岩石上有甲骨文石刻,经过千百年的风化,更显得古老苍桑。甲骨文被翻译成现代文字如下: 女巫之歌 女巫魂兮,灵游林兮; 守我家兮,老祖尸兮。 万年睡兮,帝俊生兮; 子炅鸷兮,祖羲和兮。 行人安兮,神赐福兮。 译成今文如下: 我是阴魂未散的女巫,象幽灵在密林中漫步; 守卫着昔日的家园,看护[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