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訊百科>> 百科分类 >> 文化 >> 哲学

该分类下有826个词条 创建该分类下的词条 "哲学" 分类下的词条

浩然之气
编辑:0次 | 浏览:1311次 词条创建者:牧童     创建时间:02-19 15:05
标签: 浩然之气

摘要: 浩然之气 正文  中国 战国时孟子的用语。指人们在道德意识的支配下所产生的一种无所畏惧的心理状态。《孟子·公孙丑上》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种气和道德意识紧密结合在一起,如果缺乏道德意识,或者因做了于心有愧的事而损害了道德意识,立刻会感到气馁。培养浩然之气的过程也就是加强道德意识的过程。这种气是通过长期道德实践的积累从内心自然产生的,不是凭偶然几次合乎道德的行为勉强袭取的。只要培养得法,这种气就会变得伟大而刚强,并且四处扩散,上下流行,充塞于天地之间。这个用语充分体现了孟[阅读全文:]

哲学基本问题
编辑:0次 | 浏览:1762次 词条创建者:牧童     创建时间:02-19 15:05
标签: 哲学基本问题

摘要: 哲学基本问题philosophy,fundamental problems of    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又称哲学的根本问题、哲学的最高问题。恩格斯在1886年写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第一次对此作出了明确表述。   哲学基本问题有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对这一方面的问题历来有两种根本不同的回答,由此在哲学上形成了唯心主义和唯[阅读全文:]

道德关系
编辑:0次 | 浏览:2071次 词条创建者:牧童     创建时间:02-19 15:05
标签: 道德关系

摘要: 道德关系 正文  社会关系的一种特殊形式或方面,指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上,通过相应的道德活动和道德意识所体现的个人和社会整体、个人和他人之间特殊利益的关系。   道德关系属于思想的社会关系(见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既是主观的,又是客观的。它的形成和维系都受人的道德价值观念支配,并以处于这种关系中的人们有无共同的道德价值观念为转移;它又由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它所涉及的那种作为既成的社会法则的道德准则和道德活动,都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   道德关系具有不同的种类和层次。[阅读全文:]

价值理性
编辑:0次 | 浏览:1414次 词条创建者:牧童     创建时间:02-19 15:05
标签: 价值理性

摘要: 价值理性追求价值理性(valuerationa1)也称实质理性(substantivera—tionality),即“通过有意识地对一个特定的行为—伦理的、美学的、宗教的或作任何其他阐释的——无条件的固有价值的纯粹信仰,不管是否取得成就”。也就是说,人们只赋予选定的行为以“绝对价值”,而不管它们是为了伦理的、美学的、宗教的,或者出于责任感、荣誉和忠诚等方面的目的。 简介价值——理性所谓的“价值理性”,是行为人注重行为本身所能代表的价值,即是否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忠诚、荣誉等,甚至不计[阅读全文:]

家庭美德
编辑:0次 | 浏览:2110次 词条创建者:牧童     创建时间:02-19 15:05
标签: 家庭美德

摘要: 家庭美德,是指人们在家庭生活中调整家庭成员间关系、处理家庭问题时所遵循的高尚的道德规范。家庭美德的内容渗透在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主要包括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等。尊老爱幼我国自古以来就倡导“老有所终,幼有所养”,形成了尊老爱幼的良好家庭道德传统。谁不孝敬父母、善待子女,谁就会被世人唾骂为“缺德”,情节严重的还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因此,尊老爱幼,不仅是每个公民必须遵守的道德准则,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社会责任和法律义务。尊老的基本要求是赡养。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最伟大、无私的。为[阅读全文:]

新儒家
编辑:0次 | 浏览:1352次 词条创建者:牧童     创建时间:02-19 15:05
标签: 新儒家

摘要:   概述 新儒家是指民国新文化运动以来全盘西化的思潮在中国的影响力扩大,一批学者坚信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仍有价值,认为中国本土固有的儒家文化和人文思想存在永恒的价值,谋求中国文化和社会现代化的一个学术思想流派。1921年学衡社的成立及1922年学衡杂志的创刊,以纯学术的形式融化新知昌明中国文化的精粹,同时也引发了新儒家哲学思辨的兴起。新儒家之所以“新”,如方东美所说:“返宗儒家,融合中西哲学,以建立新儒学”。牟宗三说:“凡是愿意以平正的心怀,承认人类理性的价值,以抵抗一切非理性的东西(包[阅读全文:]

辩证逻辑
编辑:0次 | 浏览:1793次 词条创建者:牧童     创建时间:02-19 15:05
标签: 辩证逻辑

摘要: 辩证逻辑 正文  研究人类辩证思维的科学,即关于辩证思维的形式、规律和方法的科学。它把概念的辩证运动以及如何通过概念反映现实矛盾的问题作为自己的主要研究对象,是认识科学中一门关于思维辩证运动的逻辑。恩格斯最早明确地把这种逻辑称之为辩证逻辑。   性质  辩证逻辑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发生于思维中的抽象形式(见思维形式的辩证法),对外部世界作出概括的、近似的然而却是本质的反映。它的基本特征是把对象看作一个整体,从内在矛盾的运动、变化及其各个方面的相互联结中考察对象。这种逻辑既不[阅读全文:]

科学史
编辑:0次 | 浏览:1268次 词条创建者:牧童     创建时间:02-19 15:05
标签: 科学史

摘要: 科学史  科学史在国际上是一门相对较新的学科,在我国,这个学科地位还不太高,还不太为人所知。但是在推进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方面,科学史能起到非常巨大的作用。科学史科的创始人乔治?萨顿说得好,科学史是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之间的桥梁,它能够帮助学生获得自然科学的整体形象、人性的形象,从而全面的理解科学、理解科学与人文的关系。这些年来,国内许多高等院校相继在大学生中开设科学史课程,这是非常令人高兴的。与教学方面的良好局面相比,我们在科学史方面的理论研究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理论研究不深入,就会影响科学史教[阅读全文:]

实践理性
编辑:0次 | 浏览:1657次 词条创建者:牧童     创建时间:02-19 15:05
标签: 实践理性

摘要: 名称  实践理性 相关信息人类理性有两种功能,一是认识功能,一是意志功能,康德称前者为理论理性,称后者为实践理性。在近代哲学中,康德是把实践范畴引入哲学的第一人,不过他所说的实践还只限于伦理学的范围。 实践理性是自由的领域。[阅读全文:]

科学方法论
编辑:0次 | 浏览:1496次 词条创建者:牧童     创建时间:02-19 15:05
标签: 科学方法论

摘要:   科学方法论 科学方法论:是以认识论为基础,以科学研究过程为线索,以一整套系统的科学研究方法为内容所建立起来的体系。   相关信息   科学 教育管理[阅读全文:]

哲学史
编辑:0次 | 浏览:2294次 词条创建者:牧童     创建时间:02-19 15:05
标签: 哲学史

摘要: 古希腊时期的自然派哲学家被认为是西方最早的哲学家,不管他们认识世界的方式是否正确,但是他们的想法之所以有别于迷信的原因在于,这些哲学家是以理性辅佐证据的方式归纳出自然界的道理。苏格拉底,柏拉图与亚里斯多德奠定了哲学的讨论范畴,他们提出了有关形而上学,知识论与伦理学的问题,至今依然。某些现代哲学家认为,直到今日的哲学理论依旧只是在为他们三人做注脚而已,仍离不开他们所提出的问题。换言之即使数千年后,我们依旧在试著回答他们所提出的问题,这也代表著我们依然为这些问题或是这些问题所延伸的更多问题而感到困惑[阅读全文:]

存在论
编辑:0次 | 浏览:1967次 词条创建者:牧童     创建时间:02-19 15:05
标签: 存在论

摘要:   释义 存在论,组成哲学体系的几个部门之一。   相关介绍 一   Ontology(存在论)及其复杂的汉译问题      存在论(Ontology)是哲学的核心领域。顾名思义,存在论即关于“存在”的理论,是关于存在是什么以及存在如何存在的理论。存在论虽然是在17世纪才由德国经院学者郭克兰纽(Rudolphus   Goclenius ,  1547-1628)命名并由沃尔[阅读全文:]

真理标准
编辑:0次 | 浏览:1812次 词条创建者:牧童     创建时间:02-19 15:05
标签: 真理标准

摘要: 真理标准 正文  检验和判定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尺度、准绳,是真理论的一个重要问题。没有正确的真理标准便不可能区分真理与谬误。   哲学史上关于真理标准的几种基本观点  怀疑论者对客观事物的存在和对它的认识持否定的怀疑态度,他们否认有可能认识世界从而获得真理,因此也就取消了真理标准的问题。例如,古希腊的高尔吉亚曾提出3个命题:①什么也不存在;②即使存在着什么,也是不可认识的;③即使是可以认识的,也不可能把认识了的传给别人。中国战国时期的庄周则用“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的相对[阅读全文:]

哲学意义
编辑:0次 | 浏览:1179次 词条创建者:牧童     创建时间:02-19 15:05
标签: 哲学意义

摘要:   哲学意义 定义1: 一、社会科学价值观念“价值”一词在经济学意义上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而在哲学意义上则是指“客体与主体需要之间一种特定(否定与肯定)的关系   相关条目 哲学 经济 文学 科学[阅读全文:]

理性主义
编辑:0次 | 浏览:2019次 词条创建者:牧童     创建时间:02-19 15:05
标签: 理性主义

摘要:   简介 理性主义(Rationalism)  欧洲理性主义是建立在承认人的推理可以作为知识来源的理论基础上上的一种哲学方法。一般认为随著笛卡尔的理论而产生,17-18世纪间主要在欧洲大陆上得以传播。同时代相对的另一种哲学方法被称为不列颠经验主义,它认为人类的想法来源於经验,所以知识可能除了数学以外主要来源於经验。这里主要关注的是人类的知识来源以及证实我们所知的一种手段。  理性主义者及经验主义者的区别在当时并没有被哲学家予以区分,而是後代进行了区分。事实上,有时两者之间的区分并不像人[阅读全文:]

西方哲学
编辑:0次 | 浏览:1709次 词条创建者:牧童     创建时间:02-19 15:05
标签: 西方哲学

摘要: 现代西方哲学是19世纪中叶以来主要流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各种哲学流派的总称。 现代西方哲学一般指黑格尔之后至今的西方哲学。它的特点是新流派众多、思想方式变化深刻、与现代科技与人文众学科的关系密切、对中国的现实思潮影响巨大、与未来哲学的发展息息相关。 首先,自黑格尔之后,出现了唯意志主义、实证主义、新康德主义、直觉主义、分析哲学、现象学、存在主义、解释学、西方马克思主义、实用主义、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等新流派,在这些大的流派之中又有相当多的分支,比如现象学中,几乎每一位大思想家都可独自立派。 它们[阅读全文:]

机械论
编辑:0次 | 浏览:1726次 词条创建者:牧童     创建时间:02-19 15:05
标签: 机械论

摘要: 简介 机械论,Mechanism,一种在近代科学发展中有着高度影响的自然哲学。在它最早和最简单的阶段,这个理论使自然完全类似于一台机器——甚至基本上就是一部像齿轮或滑轮一样的装置。尽管这一点从某种意义上说确实鼓励了人们把世界当作一个有着内在联系的整体来看待,但却证明不适于用以说明活着的有机物及其关系。机械论的一个较为复杂和持久的形式是,它把整个自然都解释成一个在运动中的、完全受制于物理学和化学规律的客观存在的体系。很多哲学家和生态学家认为,这种推理是过分“简化”了,尽管那些被省去的部分经常也难以[阅读全文:]

道德责任
编辑:0次 | 浏览:1414次 词条创建者:牧童     创建时间:02-19 15:05
标签: 道德责任

摘要: 道德责任 正文  人们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所应该选择的道德行为和对社会或他人所承担的道德义务。   在人类的道德生活中,道德义务是指一定经济关系所产生的道德要求。这种要求既表现在人们相互间的各种关系中,也表现在个人对民族、国家、阶级或团体的关系中。一定社会或阶级,为了一定的利益和需要,总是向社会成员提出和规定各方面的道德责任,用以调整人和人之间的道德关系。不管人们是否意识到,客观上都必然要求每个人履行他对社会、国家和他人所应负的道德责任。对社会每个成员来说,在一般正常情况下,主观上都要认[阅读全文:]

任人唯贤
编辑:0次 | 浏览:1440次 词条创建者:牧童     创建时间:02-19 15:05
标签: 任人唯贤

摘要:   概述 任人唯贤 ( rèn rén wéi xián ) 解 释 指用人只选德才兼备的人。 出 处 《尚书·咸有一德》:“任官惟贤才,左右惟其人。” 用 法 兼语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分句;含褒义 示 例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有独立的工作能力,积极肯干,不谋私利为标准,这就是'~'的路线。” 近义词 量才录用、知人善用 反义词 任人唯亲、以貌取人 歇后语 盐老板计官 灯 谜 尤 典  故 齐襄公有两个弟弟,一个叫公子纠,另一个叫公子小白[阅读全文:]

三纲五常
编辑:0次 | 浏览:1870次 词条创建者:牧童     创建时间:02-19 15:05
标签: 三纲五常

摘要: ▲“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 名教观念是儒家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名即名份,教即教化,名教即通过上定名份来教化天下,以维护封建社会的伦理纲常、等级制度。 ▲三纲、五常这两个词,来源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但作为一种道德原[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