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
苦难(SUFFERING)
根据圣经,苦难乃是这个受造世界的外来侵扰。本来,神所造的一切都甚好(创一31);然而当罪恶闯入世界以后,苦难就以不同的方式出现了:争斗、痛苦、败坏、劳苦、死亡(创三15-19)。到了新天新地,苦难才会最终废止(启廿一4;赛六十五17起)。基督的工作就是要把人从苦难、败坏、死亡(罗八21;林前十五26)和罪恶(太一21)中拯救出来。按圣经的说法,虽然撒但有能力使人受苦(林后十二7;伯一12,二6),但连人的受苦都是掌握在神的手中;苦难是从神而来,由神控制的(摩三6;赛四十五7;太廿六39;徒二23)。
神的子民历来深切感受到苦难的重压(创四十七9;撒下十四14)。它的存在常是个难以解答的问题,因为人既认为苦难是出于神(诗卅九9),就必须正视苦难与神的爱和公义的关系(诗七十三)。因此,人在苦难中被迫要决定:他要凭信心生活,沉住气而不向神要求一个合理的解释到什么程度。这个问题在某些时代并没有那么尖锐,那些时候,群体的团结意识非常浓厚,以致个人作为所属支派和宗族负责任的一分子,很容易把临到他同胞的审判和苦难视为自己的责任(书七);然而,当个人对神的责任受到重视时(耶卅一29;结十八2-4),这个问题就变得紧急起来。
当真正有信心的人与苦难的问题和重担搏斗时,并不要求神即时给予完满的解释,而能够在黑暗中默然等候(哈二2-4)。
真正的信心发现,在现今环境中,神同在和美善的真实,是比苦楚更重要的因素(诗七十三21-23);它愿意权衡现今扭曲的情况与将来天国的完美,后者是它已经浅尝过的(诗七十三24-26;罗八18;林后四16-18)。不过,有信心的人并非对苦难问题的困惑性质毫不动容。我们在约伯记看到,无法解释的苦难会令约伯经历极端苦楚,困惑不已,他拒绝接纳简单的人为推理,因为这些理论只企图从人的角度来解释神的作为。他曾一度灰心丧志,但最终能重拾信心,并且因着目赌神而大受震撼,达到一个确信的地步,使他能够胜过一切困难──纵使他目前不能,甚至他知道自己永远也不能合理地解释一生的际遇。
虽然约伯记表明各种对于苦难的解释并不能放诸四海而皆准,但圣经有时候会给予明确而可以理解的原因(参:诗卅七),而且显示了几条可以并行不悖的思想路线。苦难可以是罪的后果(何八7;路十三1-5;加六8),不论是个人(诗一)或是整个社会、国家(摩一-二),都是一样;有时候,苦难可说是从神而来的惩罚,或者是神为纠正其子民的行径而设的处分(箴三12;士二22-三6);苦难也可能是试验及洁净人的方法(诗六十六10;雅一3、12;彼前一7;罗五3),或者是使人与神更亲近的方法,教人倚靠祂,与祂相交,关系更新(诗一一九67;罗八35-37)。由此可见,苦难可以叫人得益(罗八28-29),也可以使人受损(太十三21)。
旧约的作者们预先证明基督受苦难(彼前一10-12),从而明白神能够赋予苦难新的意义。他们亲身参与神在以色列民身上的救赎工作,领会到神的爱驱使神与祂所要救赎的人同受苦难,同负屈辱,同时也容忍他们的怨怼(何一-三;耶九1-2,廿7-10;赛六十三9)。因此,神真正的仆人──那个完全满足神救赎心意的──将会是一个受苦的仆人。他遭受的这些苦难不仅是他忠心履行神使命的结果,而正是他要履行的使命(赛五十三)。这种独特的苦难于是显示了崭新的“替代”的意义和目的:这一位可以代替,并代表全人类受苦。
对于那些属于基督身体的人来说,苦难可有新的意义:他们可以分担基督的苦难(林后一5起;可十39;罗八17),甚至矢志将苦难看作他们的终生工作或使命(腓一29;彼前四1-2),因为所有肢体都要效法元首基督,与祂一同受苦(腓三10;罗八29),也与祂同得荣耀。基督徒无论经历何种苦难,都可以视它为自己跟从那位钉十架的基督所必须背负的十字架(太十六24;罗八28-29)。这些苦难诚然是引领我们最终得到复活及荣耀的必经之途(罗八18;来十二1-2;太五10;林后四 17-18)。人必须经过苦难才能够进入天国(徒十四22;约十六21)。新世代来临以先,地上必有大灾难,有如生产之苦,而教会在当中也必经历大艰难(太廿四21-22;启十二1-2、13-17;另参:但十二1;弥四9-10,五2-4等)。基督所经历的苦难,足以使全人类得自由(赛五十三4-6;来十14),因此祂的子民与祂一同受苦,得以算为补满祂患难的缺欠(西一24),也算为参与祂代人赎罪的苦难,并不是真有这个需要,而完全是出于神的恩典。
参考资料《新圣经词典》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